南京大戏院|欧洲巴洛克式建筑 高雅音乐殿堂前身 九十二载文物保护单位
老房子市场动态2022年12月16日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自古至今,音乐始终是人类美丽的语言,是思想的共鸣,情感的宣泄。不论国籍、语言,音乐皆是连接人们思想、感情的纽带。
南京大戏院正是这样一座高雅的音乐殿堂,徜徉时光九十二载,历经风雨侵蚀犹自矗立在繁华的黄浦区,它是一直是上海音乐活动的中 心,多次举办上海之春音乐节、国 际广播音乐节等大型音乐活动,海内外诸多音乐家、乐团先后登上音乐厅舞台展现风采。
溯流南京大戏院历史|History of Nanjing Grand Theater
位于延安东路523号的上海音乐厅,始建于1930年,由我国首批留洋建筑师赵深、范文照设计而成,原名为“南京大戏院”,占地面积约为4230.8㎡,建筑总面积约为12986.7㎡。
留洋建筑师照片 赵深、范文照
1930年3月26日开业,是当时上海滩首家放映外国电影的剧场,首映美国 歌舞片《百老汇》,更是因外观为典型的欧洲巴洛克式建筑,被誉为了“上海的巴黎歌剧院”。
1935年“南京大戏院”旧照
南京大戏院不仅同步放映海外电影,同时也承接国内的业务合作,如“潘家班”杂技马戏团、工部局的夏季音乐会、舞台剧和一些戏曲演出等等,1946年4-5月,梅兰芳先生率团在南京大戏院连演13天。
1947年行号图标注的南京大戏院
风雨下南京大戏院矗立在时间长河里整整九十二载,历经了改朝换代、数次更名,甚至连初时的位置都平移、上升了。1989年,时名为“上海音乐厅”的建筑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国 家二级文物单位。
在时光的淬炼里,上海音乐厅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音乐之旅”。
南京大戏院欣赏|Appreciation of Nanjing Grand Theater
南京大戏院建筑装饰丰富而有层次,色调淡雅。戏院正面门楼为4层,其余为2层,门厅和休息厅为古典主义风格的大理石装饰。古典柱式与券门配合匀称,富有节奏感。外墙下部原为粉刷墙面,现为外挂花岗石墙面,上部为泰山砖,入口上部有三个大尺度半圆券落地窗,窗间有爱奥尼克式壁柱和浮雕。
2002年历经“顶升、平移、再顶升”的施工三部曲之后,重新修缮了舞台以及“海上蓝”穹顶,并新建了南厅和西厅,并将内外部墙面颜色清洗恢复到落成时的原貌,保存了它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
平移施工现场
建筑外立面的泰山砖和花岗岩在修缮时进行了无损清洗及维修,由于音乐厅的特殊性,外立面的木窗在维持原貌的同时将玻璃改为双层中空玻璃,提升隔音效果,并对木窗扇进行铜板加固,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
室内修缮过程中,同样从整体空间、局部细节、建筑风貌入手,以工匠精神重新手绘复原了16根罗马式装饰柱,恢复了富有音乐厅历史特色的水磨石拼花地面,音乐厅标志性的圆形“海上蓝”雕花穹顶更是贴上了800多块金箔,更加富丽堂皇、美艳绝伦!
16根罗马柱
贴金箔的海上蓝雕花穹顶
一楼水磨石拼花地面
音乐厅内的1243把“海上蓝”座椅均重新打磨、喷涂、做旧,力求维持原貌,并通过调整布料改进吸声效果,满足音乐厅的声学效果。
音乐厅
精致的“海上蓝”座椅
门厅和休息厅为古典式的大理石装饰,彩绘仿大理石柱身饰金色复合式柱头,进门门厅(北厅)中央有大旋梯,转向两面,前为回廊,后为休息厅。
二楼北厅长廊
二楼东厅
休息厅前有三个券形门洞及栏杆,中间有两根奥尔尼克式柱,两端则为双柱,券门上有浮雕,休息厅,走廊有壁画,扶梯均有大理石装饰,柱头及壁面皆为希腊花纹装饰。
上海音乐厅重新开放后,演绎者与观众都怀着巨大的热情回归了剧场,上海音乐厅精耕室内乐,专注呈现古典、现代、爵士、流行、民乐等诸多音乐类型,每年上演500多场音乐会及举办上百场公益教育活动,年接待观众超过20万人次。
表演中的青年艺术家们
上海音乐会专场海报
夜幕低垂,银杏树下掩映下的上海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