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电报公司|黄浦区电报之光 凝固历史的法国晚期文艺复兴式老建筑
老房子市场动态2022年12月30日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城市风貌要融于历史,亦要超脱于历史,一街一巷都承载过去,一砖一瓦都凝固故事。它既体现在人们流传千年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之中,也蕴藏在一条条老街道,一幢幢年迈的老建筑里。
都说外滩是上海之眼,在这茫茫万国博览群建筑之中,有一幢经久未衰的建筑体——大北电报公司大楼。早年前是中国首家电话局,现为盘谷银行(Bangkok Bank),也是迄今为止独一置换了整座临江大楼的外资银行。
溯流大北电报公司大楼历史|History of Da Bei Telegraph Building
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七号的“大北电报公司大楼”,是一幢五层砖混结构的法国晚期文艺复兴式风格建筑,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并于1908年建成,占地面积1562㎡,建筑面积约4060㎡。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落成典礼旧照
1871年,由丹挪英、丹俄、英挪三家电报公司联合组建的 “大北电报公司”成功铺设了一条从香港经长江口大戢(jí)山岛通往上海、日本长崎的海底电缆,并于当年4月18日在外滩正式开办电报业务。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旧照
伴随着外国电报技术的引入,中国人逐渐意识到电报通信的重要性,其中就包括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1880年9月16日,他亲书“请设南北洋电报片”上奏,并于两天之后获得清政府的批准。
李鸿章
大北电报公司铭牌
行号图标注的大北电报公司
1881年12月28日,全长1500公里的津沪电报线正式建成开通并对外营业。这是中国顶早自建经营的公众电报电路,是上海自办电信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掌握电信主权的开端,从此中国电报事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过去电报公司接线员们
1994年2月15日,大北电报公司大楼被上海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996年11月,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作为外滩建筑群的一部分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大北电报公司大楼评定为四批国 家工业遗产。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欣赏|Appreciation of the Great Northern Telegraph Building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为法国晚期文艺复兴式风格,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显得更为简洁纯粹。底部两层立面以石材贴面,上部则统一使用了水刷石。
大楼以爱多亚路的正门为纵轴线,两侧形成对称,整幢大楼又以一层至二层、三层至六层、七层以上,分割成三个不同样式的横面,外墙以光洁的石块作贴面,并形成一种以横线为主的建筑外观,使整幢建筑显得典雅、匀称、协调、平稳。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的大厅采用了金色、黄色、暗红等欧式风格中常见的主色调,糅合以白色,使色彩看起来明亮、大方,整个内部空间都给人以开放、宽容的非凡气度,丝毫不显局促。而局部的一些凯尔特纹饰、图案和维京装饰符号,流露出浓郁的北欧风情,显示这里曾经属于丹麦公司。
大楼的亮点之一:顶部两端各设计了带有洛可可艺术风格的黑色穹窿房顶,与白色的墙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这也成为了这座建筑的标志性装饰。
——”爱德华·史温生铜像”——
大厦一楼大厅正面墙上的黑白大理石马赛克拼画,分别展示了这幢大楼的原貌、首任总经理爱德华·史温生铜像以及原先的发报大厅,下方是现代的外滩全貌,代表了上海电信业的过去与现在。
20世纪60年代,这尊铜像随着大北电报公司撤离上海的时候,被一同运送回丹麦。辗转了大半个世纪后,于2011年6月作为大北电报公司捐赠给上海电信博物馆的礼物,被重新安置于原先的壁龛内,该铜像底座刻有“把电报传入中国的丹麦人”的纪念字句。
——“人身鸟翅铜像”——
这枚人身鸟翅的标志源于印度教主神之一毗湿奴的坐骑——迦楼罗,它同时也是泰国国 徽的形象。大鹏鸟头顶金色宝塔,身上佩戴金色首饰,双臂张开弯向头顶,姿势充满了张力。泰王室常将此标志作为极高的荣誉颁赠给杰出的公司。
由华人创办的盘谷银行,因对泰国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于1967年获赠了这枚鲜艳夺目的大鹏鸟。
现盘谷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