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建筑始建于1923年,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建筑面积508平方米,为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门窗、门廊简洁宽大,带有早期现代派特点。三层开圆弧券窗,双坡屋顶出檐较深,坡面有折脊,檐下有木梁外露;外墙以褐色细卵石饰面,墙面开暗绿色长方形木窗,外设木百叶窗。底层南侧原为宽阔的敞廊,上部为贯通二层房间的内阳台,阳台围栏外墙面中央设置菱形组合纹饰。三层为圆弧形立面的内阳台。主入口门廊外侧为水刷石大圆拱造型,拱顶砌筑券心石。
该建筑在1950年代初曾作为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1955年,巴金携家人从霞飞坊(今淮海坊)59号迁入该处。
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编辑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1953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政协副主席。代表性作品有《家》《春》《秋》《寒夜》《再思录》《随想录》等。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在这座楼内,巴金完成了《创作追思录》《往事与随想》《永夜》《一双标致的眼睛》等译作及小说。
1999年9月23日,该建筑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三类保护)。
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巴金故居”,向公众开放参观。